黔竹(Dendrocalamus tsiangii 'Tsiangii')
中文名:黔竹。
拉丁学名:Dendrocalamus tsiangii 'Tsiangii'。
属名:牡竹属。
科名:禾本科。
描述:【中文引用】竿高6-8米,直径3-4厘米,梢端长下垂;节间长20-30 (40)厘米,幼时被白粉,竿壁厚1-4毫米;节内长5毫米,初时与节下方均有一圈淡棕色绒毛环;分枝习性较高,自竿基部第七至十一节开始发枝,每节具多枝,主枝粗,明显。箨鞘早落性,厚纸质,长16-20厘米,背面贴生有淡棕色小刺毛;箨耳无;箨舌高2毫米,其边缘具1厘米之繸毛;箨片外翻,易脱落,基部宽约为箨鞘口部宽的1/3,背面无毛,腹面具白色短硬毛。末级小枝在节上近束生,无毛,全长可达15厘米,上端具5-7叶;叶鞘无毛,纵肋稍隆起,无叶耳;叶舌高1-2毫米,略凸起,边缘的形态略有变化,或波曲、或具细齿,稀或生有纤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6-16厘米,宽1-2厘米,无毛,先端渐尖,具1短而粗糙的芒状尖头,基部在枝下方的叶为圆形,枝上方的叶则为楔形,次脉4-6对,叶缘的一侧平滑,另一侧粗糙,小横脉仅在枝下方叶片的下表面稀疏可见;叶柄极短而无毛。花枝未见。
分布:贵州特产。模式标本采自遵义至贵阳途中,详细地点不明。
本种是根据无花标本发表的,迄今50多年尚未见到具花的标本,所以其组合名还须将来发现花枝之后方可确定,也极有可能仍应属于箣竹属中单竹亚属之一种。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