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黑风藤。
拉丁学名:Fissistigma polyanthum。
属名:瓜馥木属。
科名:番荔枝科。
描述:攀援灌木,长达8米。根黑色,撕裂有强烈香气。枝条灰黑色或褐色,被短柔毛,老渐无毛。叶近革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有时椭圆形,长6-17.5厘米,宽2-7.5厘米,顶端急尖或圆形,有时微凹,叶面无毛,叶背被短柔毛;侧脉每边13-18条,斜升,上面扁平,下面凸起;叶柄长8-15毫米,被短柔毛。花小,花蕾圆锥状,顶端急尖,通常3-7朵集成密伞花序,花序广布于小枝上,腋生、与叶对生或腋外生,被黄色柔毛;花梗长达1.5厘米,中部以下和基部有小苞片;萼片阔三角形,被柔毛;外轮花瓣卵状长圆形,长1.2厘米,外面密被黄褐色短柔毛,内面无毛,内轮花瓣长圆形,长9毫米,顶端渐尖;药隔三角形,顶端钝;心皮长圆形,被长柔毛,柱头顶端全缘,每心皮有胚珠4-6颗,2排。果圆球状,直径1.5厘米,被黄色短柔毛;种子椭圆形,扁平,红褐色;果柄柔弱,长达2.5厘米。花期几乎全年,果期3-10月。
分布:产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西藏。常生于山谷和路旁林下。越南、缅甸和印度也有。本种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茎皮含单宁,其纤维坚韧,民间有用来编绳索。根和茎可药用,通经络,强筋骨,健脾,主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叶可治哮喘、疮疥等。
植物图片:

黑风藤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