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缬草(Valeriana amurensis)
中文名:黑水缬草。
拉丁学名:Valeriana amurensis。
属名:缬草属。
科名:败酱科。
描述:植株高80-150厘米;根茎短缩,不明显;茎直立,不分枝,被粗毛,向上至花序,具柄的腺毛渐增多。叶5-7-11对,羽状全裂;较下部的叶长9-12厘米,宽4-10厘米,叶柄基部扁平;叶裂片卵形,通常钝,偶锐尖,具粗牙齿,疏生短毛;较上部的叶较小,无柄,叶裂片甚狭,锐尖,具牙齿或全缘。多歧聚伞花序顶生,花梗被具柄的腺毛和粗毛;小苞片草质,边缘膜质,披针形或线形,先端渐尖至急尖,具腺毛。花冠淡红色,漏斗状,长约3-5毫米。瘦果狭三角卵形,长约3毫米,被粗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分布:产黑龙江和吉林。生山坡草甸或落叶松和桦木林下。苏联,朝鲜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苏联。
本种与缬草 V. officinalis Linn. 在植株体态上最为近似,叶形的变异也很大,但以植株上部,特别是花序部分具腺毛而与后者有明显区别。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