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藤(Chonemorpha eriostylis)
中文名:鹿角藤。
拉丁学名:Chonemorpha eriostylis。
属名:鹿角藤属。
科名:夹竹桃科。
描述:粗壮木质大藤本,长达20米,除花冠和叶面外均被粗长毛,具丰富乳汁。叶倒卵形或宽长圆形,长12-25厘米,宽7-15厘米;侧脉每边9-11条。聚伞花序长12厘米,着花7-15朵;花萼筒状,被绒毛,内面基部具腺体;花冠白色,近高脚碟状,花冠筒内面具毛5行,裂片展开直径约4厘米;雄蕊着生在花冠筒的近基部,花药箭头状,花丝短,被微毛;花盘环状,顶端波状,比子房长;子房2心皮离生,无毛,花柱被长硬毛。蓇葖2枚,近木质,箸状披针形,端部渐尖,外果皮被黄褐色茸毛,长25-40厘米,宽1.5-2厘米;种子倒卵形,扁平,端部渐尖,基部圆形,长2.6厘米,宽8毫米;种毛白色绢质,长7厘米。花期5-7月,果期8月-翌年4月。
分布:产于云南、广西和广东。生于疏林山地及湿润山谷中。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越南。
植株皮层、叶及果均含胶乳,可制一般日常橡胶制品。老茎供药用,广西民间有治妇女黄疸。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