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高秆薹草。
拉丁学名:Carex alta。
属名:薹草属。
科名:莎草科。
描述:根状茎短,木质。秆密丛生,高40-80厘米,钝三棱形,粗糙,中部以下具叶,基部具少数淡褐色无叶片的叶鞘,有时稍细裂成纤维状。叶短于秆,宽2-3毫米,平张,边缘微粗糙。苞片下部的叶状,长于花序,上部的刚毛状至鳞片状。小穗9-22个,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12毫米,宽3毫米,雌雄顺序,上端的接近,下部的远离。雌花鳞片卵形,狭卵形至披针形,长约2.5毫米,宽1-1.5毫米,膜质,苍白色,中间绿色。果囊稍长于鳞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平凸状,长约2.5毫米,膜质,淡绿色,两面具脉,背面脉较多,中部以上边缘具灰绿色的翅,翅微粗糙,先端内面具海绵状组织,基部近圆形,顶端急缩成极短的喙,喙口2齿裂。小坚果稍松地包于果囊中,位于果囊基部,椭圆形,基部近楔形,顶端近圆形,具小尖头;花柱基部稍膨大,柱头2个。花果期5-7月。
分布:产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于山坡草地或密林中湿地,海拔1500-2500米。分布越南北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模式标本采自爪哇。
本种模式标本虽产爪哇,在印度尼西亚也只在爪哇有产。Kukenthal曾将我国的标本另命名为var. latialata,但目前缺乏各方面的标本进行核对,故仍采用C. alta 这一名称,而将我国这一类型暂归入本种,有待进一步考证。
植物图片:

高秆薹草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