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鞭叶耳蕨。
拉丁学名:Polystichum craspedosorum var. giraldii。
属名:耳蕨属。
科名:鳞毛蕨科。
描述:【中文引用】植株高10-20厘米。根茎直立,密生披针形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6厘米,基部直径1-2毫米,禾秆色,腹面有纵沟,密生披针形棕色鳞片,鳞片边缘有齿,下部边缘为卷曲的纤毛状;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倒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狭,基部略狭,一回羽状;羽片14-26对,下部的对生,向上为互生,平展或略斜向下,柄极短,矩圆形或狭矩圆形,中部的长0.8-2厘米,宽5-8毫米,先端钝或圆形。基部偏斜,上侧截形,耳状凸明显或不明显,下侧楔形,边缘有内弯的尖齿牙;具羽状脉,侧脉单一,腹面不明显,背面微凸。叶纸质,背面脉上有或疏或密的线形及毛状黄棕色鳞片,鳞片下部边缘为卷曲的纤毛状;叶轴腹面有纵沟,背面密生狭披针形,基部边缘纤毛状的鳞片,先端延伸成鞭状,顶端有芽胞能萌发新植株。孢子囊群通常位于羽片上侧边缘成一行,有时下侧也有;囊群盖大,圆形,全缘,盾状。
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径源)、山东、浙江(临安、昌化)、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出现于石灰岩地区,生在阴面干燥的石灰岩上,垂直分布海拔2300米以下。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
另有P. craspedosorum var. giraldii Christ ex Baroni et Christ in Nouv. Giron. Bot.Ital. n. ser. 4: 93. 1897. 未见到标本,但根据其简单的描写,可能是本种。标本采自陕西太白山。
植物图片:

鞭叶耳蕨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