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消(Cynanchum wilfordii)
中文名:隔山消。
拉丁学名:Cynanchum wilfordii。
属名:鹅绒藤属。
科名:萝藦科。
描述:多年生草质藤本;肉质根近纺锤形,灰褐色,长约10厘米,直径2厘米;茎被单列毛。叶对生,薄纸质,卵形,长5-6厘米,宽2-4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耳状心形,两面被微柔毛,干时叶面经常呈黑褐色,叶背淡绿色;基脉3-4条,放射状;侧脉4对。近伞房状聚伞花序半球形,着花15-20朵;花序梗被单列毛,花长2毫米,直径5毫米;花萼外面被柔毛,裂片长圆形;花冠淡黄色,辐状,裂片长圆形,先端近钝形,外面无毛,内面被长柔毛;副花冠比合蕊柱为短,裂片近四方形,先端截形,基部紧狭;花粉块每室1个,长圆形,下垂;花柱细长,柱头略突起。蓇葖单生,披针形,向端部长渐尖,基部紧狭,长12厘米,直径1厘米;种子暗褐色,卵形,长7毫米;种毛白色绢质,长2厘米。花期5-9月,果期7-10月。
分布:产于辽宁、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区。生长于海拔800-1300米的山坡、山谷或灌木丛中或路边草地。朝鲜、日本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地下块根供药用,用以健胃、消饱胀、治噎食;外用治鱼口疮毒。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