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地唐松草(Thalictrum umbricola)
中文名:阴地唐松草。
拉丁学名:Thalictrum umbricola。
属名:唐松草属。
科名:毛茛科。
描述:植株全部无毛。茎高15-50厘米,纤细,分枝。基生叶长达30厘米,为二回或三回三出复叶;小叶薄草质,近圆形,圆菱形或宽倒卵形,长和宽为1-2.5厘米,基部圆形、浅心形或钝,三浅裂,裂片有1-2圆齿,脉平或在背面稍隆起,脉网不明显或稍 明显;叶柄长达12厘米。茎生叶小,为一回或二回三出复叶。花序有少数花,伞房状;花梗细,长1-2.4厘米;萼片4,白色,早落,卵形,长2毫米;雄蕊多数,长4-5毫米,花药黄色,椭圆形或长圆形,长0.5-0.8毫米,花丝上部狭倒披针形,比花药宽,下部丝形;心皮6-9,有柄,柱头盘状,无柄。瘦果纺锤形,扁,不包括柄长约3毫米,宽0.6-0.8毫米,有8条细纵肋,心皮柄长1-2毫米。3-4月开花。
分布:分布于广西东部、广东(罗浮山)、湖南东南部、江西南部。生海拔1000-1300米间山地林中、沟边或陡崖较阴湿处。模式标本采自江西上犹。
【无】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