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马尾杉(Phlegmariurus minchegensis)
中文名:闽浙马尾杉。
拉丁学名:Phlegmariurus minchegensis。
属名:马尾杉属。
科名:石杉科。
描述:中型附生蕨类。茎簇生,成熟枝直立或略下垂,1至多回二叉分枝,长17-33厘米,枝连叶中部宽1.5-2.0厘米。叶螺旋状排列。营养叶披针形,疏生,长1.1-1.5厘米,宽1.5-2.5毫米,基部楔形,下延,无柄,有光泽,顶端尖锐,中脉不显,草质,全缘。孢子囊穗比不育部分细瘦,顶生。孢子叶披针形,长8-13毫米,宽约 0.8毫米,基部楔形,先端尖,中脉不显,全缘。孢子囊生在孢子叶腋,肾形,2瓣开裂,黄色。
分布:我国特有种,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附生于海拔700-1600米的林下石壁、树干或土生。模式标本采自福建武夷山。
本种是1982年4月在《福建植物志》以“福建,崇安,裘佩熹2069(PE)”为模式发表的。同年5月在《云南植物研究》上又有一个与本种种加词意义相同,拼写相近且为同种的名字Ph. mingcheensis Ching被描述。由于后者以另一份标本为模式(浙江,江山,裘佩熹2105,PE),因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后者是前者的一个拼写错误,而应当将后者作为前者的一个晚出异名。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