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钙岩肋毛蕨。
拉丁学名:Ctenitis calcarea。
属名:肋毛蕨属。
科名:叉蕨科。
描述:植株高仅约1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约5毫米,顶部密被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长3-4毫米,先端纤维状而稍卷曲,全缘,薄膜质,平直,淡棕色。叶簇生;叶柄长8-10厘米,纤细,基部仅粗约1毫米,基部褐棕色,向上灰禾秆色,上面有沟,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而较小的鳞片并于近顶部混生有关节的淡黄色毛;叶片三角形,长8-10厘米,基部宽6-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截形,三回羽裂;羽片6-对,下部1-2对对生,向上的近互生,间隔2-3毫米,近平展,下部两对有短柄,向上的无柄,基部最大的一对羽片长三角形,长3.5-4厘米,基部宽约2.5厘米,短尖头,基部截形,下部有两对分离的小羽片,第二对羽片椭圆披针形,长2。5-3厘米,基部宽约1.5厘米,短尖头,基部圆截形,深羽裂;基部羽片的小羽片2-3对,互生,稍斜向上,基部一对有短柄,向上部的无柄,基部下侧一小羽片较大,长圆披针形,长1.2-1.5厘米,基部宽7-8毫米,短尖头,基部圆截形,深羽裂,第二对以上小羽片两侧浅羽裂至近全缘;裂片4-5对,斜向上,彼此接近,长圆形,长3-4毫米,基部宽2.5-3毫米,钝头,全缘。叶脉羽状,小脉3-4对,单一,斜向上,两面均可见。叶草质,干后淡褐色,两面近光滑;叶轴及羽轴两面均密被有关节的淡棕色毛,下面被与叶柄上同样而较小的鳞片;小羽轴两面均密被有关节的淡棕色毛。孢子囊群小,圆形,每裂片有1-2对,生于小脉中部以上,稍近叶缘;囊群盖未见。
分布:特产贵州(独山)。生石灰岩林下。
【无】
植物图片:

钙岩肋毛蕨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