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赤箭嵩草。
拉丁学名:Kobresia schoenoides。
属名:嵩草属。
科名:莎草科。
描述:根状茎短。秆密丛生,坚挺,高15-60厘米,粗0.8-2毫米,钝三棱形,基部具褐色的宿存叶鞘。叶短于秆或长于秆,边缘内卷呈线形,稍坚挺,宽0.6-1毫米。圆锥花序紧缩呈穗状,长圆形,长1-2.5厘米,宽6-8毫米;苞片鳞片状,长4-5毫米,顶端钝;小穗8-10个,长圆形,长5-8毫米,通常下部的2-3枚有分枝;支小穗稍密生,顶生的雄性,具少数花,侧生的3-5个雄雌顺序,在基部1朵雌花之上具2-3朵雄花。鳞片长圆形,长3-4毫米,顶端钝,膜质,两侧栗褐色,有宽的白色薄膜质边缘,中间淡黄褐色,有1-3条脉。先出叶长圆形,长3.5-4.5毫米,下部淡黄色,上部栗褐色,膜质,在腹面,边缘分离几至基部,背面具不甚明显的2脊,脊间无脉,顶端全缘。小坚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扁三棱形,长2.5-3毫米,成熟后褐色,基部几无柄,顶端骤缩成短喙;花柱基部不增粗,柱头3个。花果期5-9月。
分布:产于新疆(阿尔泰山)、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生于山坡草地,海拔2 500-3 500米。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哈萨克斯坦(中亚)、格鲁吉亚(高加索)、俄罗斯(西伯利亚)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高加索。
在过去,本种的植物标本常常被误认为是四川嵩草 (K. setchwanensis Hand. -Mazz.) 甚至认为西藏嵩草 (K. tibetica Maxim.) 与本种为同一植物(西藏植物志,1987)。但是本种的花序为紧缩的圆锥花序,显然与上述均为简单穗状花序的两个种是不同的。正如T. Koyama (1978) 指出,本种是一个广布种,它由中亚向东北分布至西伯利亚,向南到东喜马拉雅(不丹)。所以本种在我国西北部(新疆阿尔泰)和西南部(青藏高原东部)的分布,正是T. Koyama所指出的本种分布区的范围。
植物图片:

赤箭嵩草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