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赤松。
拉丁学名:Pinus densiflora。
属名:松属。
科名:松科。
描述: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5米;树皮桔红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片状块片脱落,树干上部树皮红褐色;枝平展形成伞状树冠;一年生枝淡黄色或红黄色,微被白粉,无毛;冬芽矩圆状卵圆形,暗红褐色,微具树脂,芽鳞条状披针形,先端微反卷,边缘丝状。针叶2针一束,长5-12厘米,径约1毫米, 先端微尖,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半圆形,皮下层细胞一层,稀角上二至三层,树脂道约4-6个,边生。雄球花淡红黄色,圆筒形,长5-12毫米,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短穗状,长4-7厘米;雌球花淡红紫色,单生或2-3个聚生,一年生小球果的种鳞先端有短刺。球果成熟时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种鳞张开,不久即脱落,卵圆形或卵状圆锥形,长3-5.5厘米,径2.5-4.5厘米,有短梗;种鳞薄,鳞盾扁菱形,通常扁平,稀具微隆起的横脊,鳞脐平或微凸起有短刺,稀无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7毫米;连翅长1.5-2厘米,种翅宽5-7毫米;子叶5-8枚,长2.5-4厘米,初生叶窄条形,中脉两面隆起,长2-3厘米,边缘有细锯齿。花期4月,球果第二年9月下旬至10月成熟。
分布:分布于黑龙江东部(鸡西、东宁), 吉林长白山区、辽宁中部至辽东半岛、山东胶东地区及江苏东北部云台山区,自沿海地带上达海拔920米山区,常组成次生纯林;南京等地有栽培。日本、朝鲜、苏联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为深根性喜光树种,抗风力强,生于温带沿海山区及平原,年降雨量达800毫米以上,比马尾松耐寒,能耐贫瘠土壤;能生于由花岗岩、片麻岩及沙岩风化的中性土或酸质土(pH 5-6)山地,不耐盐碱土;在通气不良的重粘壤土上生长不好。
植物图片:

赤松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