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南芥(Arabis alaschanica)
中文名:贺兰山南芥。
拉丁学名:Arabis alaschanica。
属名:南芥属。
科名:十字花科。
描述:多年生草本,高5-15厘米。主根圆锥状,淡黄褐色。茎基部分枝,直立或倾斜,有宿存枯萎叶柄。叶于基部密集,呈莲座状,叶片倒披针形至倒卵形,长1-3厘米,宽5-8毫米,顶端锐尖,边缘全缘或上邻具疏齿,仅边缘疏被睫毛;叶柄具窄翅。花茎自基部抽出,有花4-8朵,排列疏松;花萼长椭圆形,长2-3毫米,背面有或无毛;花瓣白色或淡紫色,倒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1.5毫米,基部具短爪,柱头头状。长角果窄条形,斜向伸展,长2-4厘米,宽0.9-1.2毫米,宿存花柱长约2毫米;果瓣扁平,有时稍弯曲;果梗长约5毫米。种子每室1行,约10粒;种子椭圆形,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棕褐色,具窄翅。花、果期5-8月。
分布:产内蒙古、甘肃、宁夏(贺兰山)、四川。生于山坡石灰岩上,海拔2700-4200米。模式标本采自甘肃。
全草可解食物中毒和退烧。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