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西藏长叶松。
拉丁学名:Pinus roxburghii。
属名:松属。
科名:松科。
描述:乔木,高达45-54米,胸径1米以上;树皮厚,暗红褐色,深纵裂成大块片剥落;冬芽小,卵圆形,褐色,无树脂;大枝斜展,枝条每年生长一轮,新枝灰色或淡褐色,小枝粗壮,其上的鳞叶脱落。针叶3针一束,纤细,长20-35厘米,径约1.5毫米,光绿色,边缘有锯齿,背面及腹面两侧均有气孔线;横切面扇状三角形,多层皮下层细胞,在表皮细胞下呈倒三角状断续分布,树脂道2个,中生;叶鞘长2-3厘米,宿存。雌球花的珠鳞先端向后反曲。球果长卵圆形,长10-20厘米,径6-9厘米,具短梗;种鳞厚,坚硬,长方形,鳞盾强隆起,横脊明显,鳞脐具三角状突起;种子较大,长8-1.2毫米,种翅与种子结合而生,翅长约2.5厘米。球果10-11月成熟。
分布:产于西藏南部(吉隆),生于海拔2100-2200米山地。其分布中心为喜马拉雅南坡,常在海拔500-1500米地带组成大面积单纯林或与雪松、乔松等混生成林,长成高达45-54米、胸径1米以上的大树。不丹、锡金、印度、尼泊尔至阿富汗亦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喜马拉雅山南坡。
边材白色,心材淡红褐色,硬度适中,富松脂。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树干可采割松脂。在印度为重要的营林树种,我国西藏南部亦可列为营林树种。
植物图片:

西藏长叶松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