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西南毛茛。
拉丁学名:Ranunculus ficariifolius。
属名:毛茛属。
科名:毛茛科。
描述:一年生草本。须根细长簇生。茎倾斜上升,近直立,高10-30厘米,节多数,有时下部节上生根,贴生柔毛或无毛。基生叶与茎生叶相似,叶片不分裂,宽卵形或近菱形,长0.5-2(-3)厘米,宽5-15(-25)毫米,顶端尖,基部楔形或截形,边缘有3-9个浅齿或近全缘,无毛或贴生柔毛;叶柄长1-4厘米,无毛或生柔毛,基部鞘状。茎生叶多数,最上部叶较小,披针形,叶柄短至无柄。花直径8-10毫米;花梗与叶对生,长2-5厘米,细而下弯,贴生柔毛;萼片卵圆形,长2-3毫米,常无毛,开展;花瓣5,长圆形,长4-5毫米,为宽的2倍,有5-7脉,顶端圆或微凹,基部有长0.5-0.8毫米的窄爪,蜜槽点状位于爪上端;花药长约O.6毫米;花托生细柔毛。聚合果近球形,直径3-4毫米;瘦果卵球形,长约1.5毫米,宽1.2毫米,两面较扁,有疣状小突起,喙短直或弯,长约0.5毫米。花果期4月至7月。
分布:分布于云南北部、贵州、四川西南部和湖北西部。生于海拔1000-3200米的林缘湿地和水沟旁。模式标本采自贵州贵定。茎叶入药可治疟疾。
本种以茎生叶多数,呈卵状菱形,花与叶对生,瘦果两面有疣状小突起很容易同本属其它种相区别。
植物图片:

西南毛茛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