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裂冠紫堇。
拉丁学名:Corydalis flaccida。
属名:紫堇属。
科名:罂粟科。
描述:灰绿色多年生高大半灌木状草本,高60-90厘米。主根粗大,老时多少扭曲;根茎短,常具分解的纤维状叶柄残基。茎具棱,分枝,具叶。基生叶少数,约长达茎的1/3至1/2;叶柄约与叶片等长,基部鞘状宽展;叶片卵圆形至三角形,约长20厘米,宽14厘米,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三回羽状全裂,1-2回羽片具短柄,末回羽片近无柄,约3-5枚,顶生的较大,约长1.5-2厘米,宽1.4厘米,三深裂,侧生的较小,约长8-15毫米,宽7-10毫米,全部边缘具圆齿,齿端具短尖。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2-1回羽状全裂,具短柄至无柄。总状花序生茎和枝顶端,多少组成复总状圆锥花序,密具多花。苞片约与花梗等长,下部的叶状,上部的披针形至线形,常具柄,全缘或多少具齿。花梗长约5-10毫米,下部的有时长达30毫米。花紫红色、蓝紫色、粉红色至白色,近平展。萼片近心形,长1.5-2毫米,具啮蚀状齿。外花瓣无鸡冠状突起,瓣片宽展,顶端微凹,稀圆钝或平截,多少具短尖。上花瓣长约2厘米;距长约1厘米,稍下弯;蜜腺体长约7毫米。下花瓣长约1厘米,基部多少具小疣状突起。内花瓣长约8毫米,顶端着色较深,爪长于瓣片。雄蕊束披针形,具中脉。柱头近圆形,具8乳突。蒴果线形,长2-3.7厘米,宽2毫米,多少呈念珠状,具1列种子。种子具小的种阜。
分布:产四川西南部(美姑、洪溪)、云南西北部(德钦、贡山、大理)、西藏东南部(聂拉木、亚东、吉隆、米林),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亚高山针叶林林下或空旷草地。锡金、印度、不丹、尼泊尔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锡金。
【无】
植物图片:

裂冠紫堇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