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萼(Platycrater arguta)
中文名:蛛网萼。
拉丁学名:Platycrater arguta。
属名:蛛网萼属。
科名:虎耳草科。
描述:落叶灌木,高0.5-3米;茎下部近平卧或匍匐状;小枝灰褐色,几乎无毛,老后树皮呈薄片状剥落。叶膜质至纸质,披针形或椭圆形,长9-15厘米,宽3-6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沿叶柄两侧稍下延成狭楔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小齿,上面散生短粗毛或近无毛,下面疏被短柔毛,脉上的毛稍密,侧脉7-9对,纤细,下面微凸,小脉稀疏网状,下面明显;叶柄长1-7厘米,扁平,上面近基部具浅凹槽。伞房状聚伞花序近无毛;花少数,不育花具细长梗,梗长2-4厘米;萼片3-4,阔卵形,中部以下合生,轮廓三角形或四方形,结果时直径2.5-2.8厘米,先端钝圆,具小突尖,脉纹两面明显;孕性花萼筒陀螺状,长4-5毫米,萼齿4-5,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长4-5.5毫米,结果时长达7毫米,先端长渐尖;花瓣稍厚,卵形,先端略尖,长约7毫米,稍不等宽;雄蕊极多数,花丝短,花药近圆形,长和宽约1毫米;子房下位;花柱2,细长,结果时长达10毫米,柱头小,乳头状。蒴果倒圆锥状,不连花柱长8-9毫米,顶部宽6-8毫米,具纵条纹;种子暗褐色,椭圆形,不连翅长0.6-0.8毫米,宽0.5毫米,扁平,具细脉纹,两端有长0.3-0.5毫米的薄翅,先端的翅稍长而宽,基部的稍狭而短。花期7月,果期9-10月。
分布:产安徽(黄山)、浙江(云和、龙泉)、江西(上饶)、福建(武夷山)。生于山谷水旁林下或山坡石旁灌丛中,海拔800-1800米。日本也有分布。
【无】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