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薯莨。
拉丁学名:Dioscorea formosana。
属名:薯蓣属。
科名:薯蓣科。
描述:【中文引用】藤本,粗壮,长可达20米左右。块茎一般生长在表土层,为卵形、球形、长圆形或葫芦状,外皮黑褐色,凹凸不平,断面新鲜时红色,干后紫黑色,直径大的甚至可达20多厘米。茎绿色,无毛,右旋,有分枝,下部有刺。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叶片革质或近革质,长椭圆状卵形至卵圆形,或为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5-20厘米,宽 (1-) 2-14厘米,顶端渐尖或骤尖,基部圆形,有时呈三角状缺刻,全缘,两面无毛,表面深绿色,背面粉绿色,基出脉3-5,网脉明显;叶柄长2-6厘米。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10厘米,通常排列呈圆锥花序,圆锥花序长2-14厘米或更长,有时穗状花序腋生;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长约2毫米,内轮倒卵形,小;雄蕊6,稍短于花被片。雌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于叶腋,长达12厘米;雌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卵形,厚,较内轮大。蒴果不反折,近三棱状扁圆形,长1.8-3.5厘米,宽2.5-5.5厘米;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4-6月,果期7月至翌年1月仍不脱落。
分布:分布于浙江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南部和西部、云南、西藏墨脱。生于海拔350-1500米的山坡、路旁、河谷边的杂木林中、阔叶林中、灌丛中或林边。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越南南部,但根据 R. Knuth 的意见模式标本采自香港。
块茎富含单宁,可提制栲胶,或用作染丝绸、棉布、鱼网;也可作酿酒的原料;入药能活血、补血、收敛固涩,治跌打损伤、血瘀气滞、月经不调、妇女血崩、咳嗽咳血、半身麻木及风湿等症。
植物图片:

薯莨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