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菊花。
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属名:菊属。
科名:菊科。
描述:菊花或称秋菊是自古以来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花卉植物。这不仅仅是由于它的丰富各异的色彩,或白之素洁,或黄而雅淡,或红或紫,沉稳而浑厚。也是由于它的头状花序的奇特姿态,或飘若浮云,或矫若惊龙。所以,我国的历代诗人们,常以菊花为题咏。如唐代李商隐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巴色,罗舍宅里香”;宋朝韩琦的“莫嫌老圃秋容淡,犹看黄花分外香”。借菊触景,倚菊抒情,不一而足。
分布:◆无
历代的诗人们爱菊、咏菊,可能也偶然成为菊花的栽培者。如晋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是,真正的菊花栽培者是我国的广大劳动群众。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不但对菊花的栽培、管理技术方面累积了一套完好的实际经验,而且在培育新品种方面有了一套全面的遗传学知识。我国的菊艺是很发达的。清朝《广群芳谱》所记载的菊花品种,就有300-400种。今天已拥有1000余个菊花品种,成为所有花卉中品种最多的一个种了。作为菊花故乡的我国,由于过去历史上的国际文化交流,也把这一名贵花卉相继传到了国外。相传,唐宋时代,菊花经朝鲜传到日本。十七世纪传到欧洲,然后再传到美洲。今天,我国的菊花已成为世界的名卉了。随着菊花品种的增多,对菊花品种进行分类便是自然的事。我国对菊花品种的分类,大概始于宋朝。在宋朝,人们对菊花观赏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民间花市有扎菊出现.;宫廷每年有菊花赛会。这个时代的菊谱就有5-6种之多。以后各朝也都相继有菊谱出现。历史上的菊花品种分类是以色为主的。汤忠皓)在1963年对菊花提出了他自己的分类。他的分类法如下:(一)满天星区:花径小于6厘米(1)舌状花系▽ 1.平瓣类▽<1>平瓣小菊型▽ 2.匙瓣类▽<2>匙瓣小菊型▽<3>蜂窝小菊型▽3.管瓣类▽ <4>管瓣小菊型▽ (2)盘状花系▽ 4.托桂类▽<5>平桂小菊型▽<6>管桂小菊型▽(二)大菊区:花径大于6厘米▽(1>舌状花系 ▽ 1.平瓣类▽<7>宽瓣型▽<8>芍药型▽ <9>翻卷型▽ 2.匙瓣类▽ <10>莲座型▽ <11>卷散型▽ <12>舞莲型▽ <13>圆球型▽ <14>舞球型▽3.管瓣类▽<15>圆盘型▽ <16>疏管型▽<17>管球型▽<18>翎管型▽<19>松针型▽ <20>纽丝型▽ <21>散发型▽ <22>大勾环型▽ <23>小勾环型▽<24>垂珠型▽ <25>飞舞型▽<26>龙爪型▽ 4.毛刺类▽ <27>毛刺型▽ (2) 盘状花系▽ 5.平瓣托桂类▽ <28>平瓣托桂型▽ 6.匙瓣托桂类▽ <29>匙瓣托桂型▽ 7,管瓣托桂类▽ <30>管瓣托桂型▽这种分类法,首先根据花径大小、花枝习性分成两大区;再根据舌状花与管状花数量之比分成舌状花系与盘状花系,最后再依据瓣形及瓣化程度分成类和型。英国、美国和日本也都有它们各自的品种分类。▽通过对菊花品种分类的一般认识,我们便可以大体了解菊花品种的极大的多样性。菊花品种的极大多样性,吸引了许多过去和现在的分类工作者们去探讨菊花的原祖。或认为Dendranthema indicum (L.) Des Moul. 是菊花的原始祖先,或认为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 (Fisch. ex Trautv.) Ling et Shih是原祖,或认为它的原祖是Dendranthema chanetii (Levl.) Shih,或者开出一系列的可能的原祖名单。我国科学工作者有的还进行过属间杂交实验,在探讨菊花真源方面做了一些推测性和实验性工作。无论推测和实验,都是试图把菊花的来源落实于本属的某一个或某两个种上,并且试图指出,在这些浩瀚的品种中,哪一个品种最为原始,即是说,想找出最原始的菊花品种。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似乎可以肯定,菊花的来源是多方面,即是说多元的,不是单元起源的。断不能用简单化的方法来概括。菊花是异花受粉植物。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种间,甚至属间杂交的办法,来获取菊花的新性状,并通过返交、互交等有性过程来获得新性状的分离。这样如此返复的遗传重组合和性状的分离,新性状就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人工杂交和随机的自然选择都可以同时出现或交替发生。但是,去劣择优的人工选择过程,却永远起着主导作用。菊属的其他种的细胞染色体资料,说明这个属的种间是非常容易杂交的。但是,非常遗憾,目前对菊花染色体的记录是极其有限的。仅记录到的,菊花是6倍体,2n=54。还必须指出,菊花新品种产生的另一个可能的途径是体细胞的突变(芽变),用固定芽变的办法来获得新品种。▽因此可以相信,菊花是一种多来源的,是通过人们长期的定向(主要是取其观赏价值)的人工选择的杂种混合体。确信,未来对菊花诸品种以及菊花以外的邻近属的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定能揭示菊花的来龙去脉。▽然而,尽管如此,作为长期的人工选择的结果,菊花应该与自然发生的种等量齐观,即是说,应该与自然种等值地、独立的作为种看待。▽这是很清楚的,目前还是利用菊花的有性繁殖(人工的或自然的昆虫传粉)借助遗传重组合和性状分离或基因突变,来进行新品种的选择,而利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来固定新性状,培育新品种。菊花的无性繁殖法有扦插、分枝、压条等。扦插是普通的方法。▽我国人民对菊花投以极大的注意和兴趣,最早也并不止因为它有独特的观赏性,主要还在于它的药用价值。在春秋战国时代,屈原的离骚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足见,当时已将菊花的花当作蔬菜使用了。但是,到了汉朝及唐朝对菊花的药用价值引入了极大的注意。菊花的花是清凉药,味寒、甘苦、散风清热,明目平肝。这就叫药菊。根据头状花序大小、色质,药菊也有它自己的分类法。 ▽ 艺菊和药菊是并行不悖地发展起来的。艺菊的发展为药菊提供广大的药源机会,而药菊的发展又为艺菊探求新品种创造了广阔的前景。▽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在我国菊艺上,已经根据这一生物学特性提早或延迟秋菊开花,以供节日场景布置、公园花坛或盆景布置。 ▽关于菊花的形态特征,简述如下:▽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卵形至披针形,长5-15厘米,羽状浅裂或半裂,有短柄,叶下面被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20厘米,大小不一。总苞片多层,外层外面被柔毛。舌状花颜色各种。管状花黄色。
植物图片:

菊花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