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叶木(Chaydaia rubrinervis)
中文名:苞叶木。
拉丁学名:Chaydaia rubrinervis。
属名:苞叶木属。
科名:鼠李科。
描述: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少有藤状灌木;幼枝被短柔毛,小枝红褐色或灰褐色,无毛。叶互生,革质或薄革质,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6-13 (1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极不明显的疏锯齿或近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浅绿,无毛或沿脉具疏微柔毛,侧脉每边5-7条,上面稍下陷,下面凸起,具明显网脉,有时干后变粉红色; 叶柄长4-10毫米,被短柔毛或近无毛;托叶披针形,宿存。花数个至10余个排成腋生聚伞花序或生于具苞叶的,花枝上,近无梗或具短总花梗,苞叶与营养枝上的叶片相同,但较小,花枝腋生,长6-15厘米,被疏短细毛;花两性,5基数,花梗长2-4毫米,被疏短细毛;萼片三角形,内面中肋凸起,中部以下有小喙;花瓣倒卵圆形,具短爪;雄蕊为花瓣抱持,与花瓣等长;花盘稍厚,圆形;子房球形,仅底部贴生于花盘上,2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2浅裂,核果卵状圆柱形,成熟时紫红色或桔红色,长8-10毫米,直径5-6毫米,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果梗长4-5毫米,被疏细毛或近无毛,1室具1种子,或不完全的2室,具发育的和发育不完全的种子各1粒。花期7-9月,果期8-11月。
分布:产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林中或灌丛中。越南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贵州。
Handel-Mazzetti (1921)曾依据采自贵州东南部丹寨的标本发表了Chaydaia crenulata Hand.-Mazz., 据原始记载及检查了该种的标本,除叶脉不变红色外,其他特征与本种的记载相一致,应予以归并。1951年蔡希陶和冯国楣在发表Rhamnella longifolia Tsai et Feng时,将该种错误地列于猫乳属中,认为该种叶极长,侧脉少数,极易与其他种相区别。作者检查了该种的同原模式标本(冯国楣11638号)和副模式标本(冯国楣13330号),发现这些植物与本种无明显的区别,也应合并。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