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翅果刺桐。
拉丁学名:Erythrina subumbrans。
属名:刺桐属。
科名:蝶形花科。
描述:乔木,高12-15米,胸径达60厘米,具粗壮的刺。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膜质,卵状三角形,长10-15厘米,宽7-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或宽楔形,两面无毛;侧脉每边7,在下面明显凸起;叶柄长10-12厘米;小叶柄长7毫米;托叶卵形,脱落。总状花序长7-10厘米,有褐色绒毛;花红色,长4厘米;花萼钟状,有绢毛,2裂;花瓣不等长,旗瓣椭圆形,先端钝,具短瓣柄,翼瓣倒卵形,龙骨瓣与翼瓣等长;子房有毛。荚果长15厘米,宽2.5厘米,中部以下不发育,亦不开裂;种子1-3颗,黑色。
分布:产云南(西双版纳)。生于低山沟谷雨林中。越南、老挝、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爪哇)有分布。
在东南亚常用本种作为行道树或胡椒、咖啡、可可、肉豆蔻等的遮荫树;为速生用材树种,可用作包装木箱;叶可作绿肥和家畜饲料,嫩芽可食;种子含生物碱 (Hypaphorine),有毒。
植物图片:

翅果刺桐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