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绿囊薹草。
拉丁学名:Carex sabynensis。
属名:薹草属。
科名:莎草科。
描述:【中文引用】根状茎短。秆丛生,高20-45厘米,纤细、钝三棱形。基部叶鞘黑褐色,碎裂成纤维状。叶长于秆,宽1-2.5毫米,平张,边缘粗糙。苞片最下部的叶状,长于小穗,具短鞘,鞘长1-1.5毫米。小穗2-3个,顶生小穗雄性,棒状,长0.8-1.5厘米,宽3-4毫米,小穗柄长5-9毫米;侧生小穗雌性,球形、卵形或长圆形,长4-7毫米,宽3-4毫米,花密生,具短柄,柄长2-4毫米。雄花鳞片倒卵状长圆形,顶端急尖,具短尖,长3-3.5毫米,宽约1毫米,膜质,淡棕色,下部色淡;雌花鳞片宽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具粗糙短芒尖,长约2.5毫米,宽约1.2毫米,膜质,淡棕色,背面中间绿色,具1脉。果囊长于鳞片,菱状椭圆形或宽卵形,钝三棱形,长约2.5毫米,淡黄绿色,被短柔毛,腹面脉不明显,背面脉明显,基部急缩成极短的柄,先端急收缩成圆锥状的喙,喙口具2齿。小坚果紧包于果囊中,卵形,三棱形,长约1.5毫米,淡褐色,顶端缢缩成环盘状。花果期5-6月。
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生于山坡草甸或松林下,海拔460-500米。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
《东北草本植物志》莎草科的作者声称,东北地区曾记录过产有C. sabynensisLess. ex Kunth, 和本种很相似,可能有误之嫌。该科作者既未见到这些被认为C.sabynensis的标本,也未采到可以鉴定为C. sabynensis的标本,我们也只能附记于此,待以后考订。
植物图片:

绿囊薹草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