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毛火烧兰(Epipactis papillosa)
中文名:细毛火烧兰。
拉丁学名:Epipactis papillosa。
属名:火烧兰属。
科名:兰科。
描述:地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状茎短。茎明显具柔毛和棕色乳头状突起,基部具几枚鞘。叶5-7枚;叶片椭圆状卵圆形到宽椭圆形,长7-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渐尖,上面及边缘具白色的毛状乳突。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具多花;花苞片通常较花长;花平展或下垂,青绿色;萼片窄卵圆形,先端急尖,长9-12毫米,宽3-5毫米;花瓣卵圆形,与萼片近等长,先端急尖;唇瓣淡绿色,与花瓣等长,近中部明显缢缩;下唇圆形,呈兜状;上唇窄心形或三角形,先端急尖;蕊柱与唇瓣下唇近等长。蒴果椭圆状,长约1厘米。花期8月。
分布:产辽宁南部(凤城凤凰山)。生于林下。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该种与火烧兰(E. helleborine)十分相似,仅叶片上面脉上及边缘具白色毛状乳突,唇瓣上唇较窄而不同于后者。但后者是一个广布种,变异较大,很可能本种就应予归并。由于我们未见到有关该种的模式及其它标本,故暂保留该名称。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