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细果紫堇。
拉丁学名:Corydalis leptocarpa。
属名:紫堇属。
科名:罂粟科。
描述:铺散草本,高15-30厘米。主根明显,圆柱形,粗4-5毫米,干时黄褐色;根茎匍匐,被残枯的叶基。茎柔弱,具分枝,外倾。基生叶数枚,叶柄长达12厘米,基部具鞘,叶片轮廓宽三角形或三角形,长1-5厘米,二至三回三出分裂,第一回全裂片具长柄,第二回全裂片具短柄,狭扇形,3浅裂,小裂片通常全缘,先端具短尖,表面绿色,背面具白粉,膜质,基部具3脉;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但较小。总状花序顶生,长约3厘米,有2-7(-9)花;苞片最下部者倒卵形或长四状楔形,3深裂,上部者椭圆形全缘;花梗与苞片近等长。萼片小,鳞片状,长圆形,具流苏;花瓣紫色或白色而先端紫红色,薄膜质,上花瓣长(1.9-)2.5-3.2厘米,花瓣片舟状卵形,背部具高约1毫米的鸡冠状突起,长为瓣片的1/2,距圆筒形,略渐狭,稍长或等长于瓣片,下花瓣舟状匙形,长1.2-1.5厘米,背部具鸡冠状突起,内花瓣提琴形,长1-1.2厘米,花瓣片长圆状倒卵形,具1侧生囊,爪线形,比瓣片长;雄蕊束长0.8-1厘米,花药小,花丝披针形,蜜腺体贯穿距的1/2;子房圆柱状线形,长4.5-5毫米,花柱细,胚珠数枚,排成2列,柱头双卵形,具8个乳突。蒴果圆柱形,近念珠状,长2.5-3.8厘米。种子近圆形,直径1.5-2毫米,黑色,具光泽,平滑,种阜宽。花果期5-12月。
分布:产云南东南部、南部、西南部至西北部,生于海拔1300-1800米的南亚热带至北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山坡、沟谷草丛中或路边石缝。泰国北部、缅甸北部、印度阿萨姆和曼尼普尔、不丹、锡金、尼泊尔东部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不丹。
本种花序花数显然较Corydalis taliensis Franch.为少,有时对叶生,而花则较该种和相近的C. duclouxii Levl. et Van.为大,叶裂片亦较圆和较小。
植物图片:

细果紫堇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