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蟹甲草(Parasenecio rufipilis)
中文名:红毛蟹甲草。
拉丁学名:Parasenecio rufipilis。
属名:蟹甲草属。
科名:菊科。
描述: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被多数有绒毛的须根。茎单生,直立,高60-80厘米,不分枝,具条棱,下部被红褐色透明的长柔毛,上部被白色蛛丝状毛,杂有长柔毛。叶具长柄,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叶片宽卵圆状心形或肾形,长7.5-13厘米,宽8-19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深心形,边缘具5个三角形小裂片或深锯齿,掌状5-7脉,叶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两面被红褐色透明的腺毛,叶柄无翅,长5-10厘米,被红褐色长柔毛,上部叶渐小,具短叶柄。头状花序多数,在茎端排列成圆锥花序,花序枝密集;花序轴和花序梗均被白色蛛丝状毛;花序梗极短或近无梗,具1-3三角形小苞片。总苞圆柱形,长10-13毫米,宽约3毫米;总苞片5-6,线状披针形,顶端圆钝,边缘膜质,外面被褐色短柔毛。小花5,花冠黄色,长约10毫米,管部细,长3毫米,檐部宽筒状,裂片三角形;花药伸出花冠,基部具尾;花柱分枝外弯,顶端截形,被乳头状微毛。瘦果圆柱形,长约5毫米,无毛,具肋;冠毛白色,长约10毫米。花期7-8月,果期9月。
分布:产河南(卢氏、栾川、嵩县)、陕西(大巴山)、甘肃(舟曲)和四川(城口)。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或林下,海拔1100-1800米。模式采自四川城口。
本种外形与产于山西的山西蟹甲草P. dasythyrsus (Hand. -Mazz.)Y. L. Chen和湖北西部的珠芽蟹甲草P. bulbiferoides(Hand. -Mazz.)Y. L. Chen近似,但植株被红褐色透明的腺状柔毛,叶腋无鳞芽,头状花序较密、较大;花序梗和总苞均被红褐色长柔毛与后者不难区别。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