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粗榧。
拉丁学名:Cephalotaxus sinensis。
属名:三尖杉属。
科名:三尖杉科。
描述: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5米,少为大乔木;树皮灰色或灰褐色,裂成薄片状脱落。叶条形,排列成两列,通常直,稀微弯,长2-5厘米,宽约3毫米,基部近圆形,几无柄,上部通常与中下部等宽或微窄,先端通常渐尖或微凸尖,稀凸尖,上面深绿色,中脉明显,下面有2条白色气孔带,较绿色边带宽2-4倍。雄球花6-7聚生成头状,径约6毫米,总梗长约3毫米,基部及总梗上有多数苞片,雄球花卵圆形,基部有1枚苞片,雄蕊4-11枚,花丝短,花药2-4(多为3)个。种子通常2-5个着生于轴上,卵圆形、椭圆状卵形或近球形,很少成倒卵状椭圆形,长1.8-2.5厘米,顶端中央有一小尖头。花期3-4月,种子8-10月成熟。
分布:为我国特有树种,分布很广, 产于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福建、江西、河南、湖南、湖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东南部、贵州东北部、广西、 广东西南部,多数生于海拔600-2200米的花岗岩、砂岩及石灰岩山地。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宝兴。
木材坚实,可作农具及工艺等用。叶、枝、种子、根可提取多种植物碱,对治疗白血病及淋巴肉瘤等有一定疗效。可作庭园树种。
植物图片:

粗榧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