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类芒齿黄耆。
拉丁学名:Astragalus camptodontoides。
属名:黄耆属。
科名:蝶形花科。
描述:茎平卧或外倾,纤细,密被白色伏毛。羽状复叶有11-15片小叶,长达4厘米,近无柄;托叶狭披针形长达5毫米,渐尖,下面被柔毛;小叶狭长圆形,长达10毫米,宽2.5毫米,两端狭,顶端具短尖头,上面无毛,下面、叶轴及小叶柄均密被白色短毛;小叶柄长1毫米。总状花序疏生4花,呈伞形花序式,密被白色和黑色毛;总花梗长约2厘米;苞片披针形,长达6毫米,渐尖;花梗长达3毫米,密被黑色毛;小苞片长达4.5毫米;花萼钟状,疏被黑色伏毛,萼筒长约3.5毫米,萼齿狭线形或近钻形,长达5.5毫米;花冠青紫色,旗瓣长15.5毫米,先端微缺,瓣柄长4毫米,翼瓣长13毫米,瓣柄长4毫米,龙骨瓣长14.5毫米,瓣柄长4毫米;子房有柄,无毛,柱头上的簇毛不下延,假2室,含多数胚珠。
分布:产云南西北部(洱源)。生于海拔3660米的山坡岩石上。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洱源(旧称浪穹 Lon Kong)。我们尚未采到该种标木。
A. Franchet 在弯齿黄耆 A. camptodontus Franch. 记载中,除引用 M. Delavay的1962号标本外,还引用他的1969及936号标本,产地均系燕子岩(洱源至松桂间)。N D. Simpson(文献见上)认为936号标本与4齿黄耆有数处不同之点(托叶线形,小叶狭长圆形,具短尖头,下面密被白色毛,小苞片与萼筒近等长,萼齿狭线形常钻状,较萼筒长),遂分出命名为本种。
植物图片:

类芒齿黄耆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