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树(Carallia brachiata)
中文名:竹节树。
拉丁学名:Carallia brachiata。
属名:竹节树属。
科名:红树科。
描述:乔木,高7-10米,胸径20-25厘米,基部有时具板状支柱根;树皮光滑,很少具裂纹,灰褐色。叶形变化很大,矩圆形、椭圆形至倒披针形或近圆形,顶端短渐尖或钝尖,基部楔形,全缘,稀具锯齿;叶柄长6-8毫米,粗而扁。花序腋生,有长8-12毫米的总花梗,分枝短,每一分枝有花2-5朵,有时退化为1朵;花小,基部有浅碟状的小苞片;花萼6-7裂,稀5或8裂,钟形,长3-4毫米,裂片三角形,短尖;花瓣白色,近圆形,连柄长l.8-2毫米,宽1.5-1.8毫米,边缘撕裂状;雄蕊长短不一;柱头盘状,4-8浅裂。果实近球形,直径4-5毫米,顶端冠以短三角形萼齿。花期冬季至次年春季,果期春夏季。
分布:产广东、广西及沿海岛屿;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丘陵灌丛或山谷杂木林中,有时村落附近也有生长。分布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北部。模式标本采自越南。
本种生长较慢,偏阳性,对土壤要求不苛,在岩石裸露的溪傍也能生长正常。木材质硬而重,纹理交错,结构颇粗,心材大,暗红棕色而带黄,边材色淡而带红,有光泽,色调不鲜明,干燥后容易开裂,不甚耐腐,可作乐器、饰木、门窗、器具等。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