穇(Eleusine coracana)
中文名:穇。
拉丁学名:Eleusine coracana。
属名:穇属。
科名:禾本科。
描述:一年生,粗壮簇生草本。秆直立,高50-120厘米,常分枝。叶鞘长于节间,光滑;叶舌顶端密生长柔毛,长1-2毫米;叶片线形。穗状花序5-8个呈指状着生秆顶,成熟时常内曲,长5-10厘米,宽8-10毫米;小穗含5-6小花,长7-9毫米;颖坚纸质,顶端急尖;第一颖长约3毫米;第二颖长约4毫米,外稃三角状卵形,顶端急尖,背部具脊,脊缘有狭翼,长约4毫米,具5脉,内稃狭卵形,具2脊,粗糙。鳞被折叠,具3脉;花柱自基部即分离。果为囊果,种子近球形,黄棕色,表面皱缩;胚长为种子的1/2-3/4,种脐点状。染色体2n=36 (Авдулов, 1928)。花果期5-9月。
分布:本种广泛栽培于东半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长江以南及安徽、河南、陕西、西藏等省区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部。
本种秆可用作编织和造纸或作家畜饲料,种子可食用或供酿造。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