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沙参(Adenophora petiolata)
中文名:秦岭沙参。
拉丁学名:Adenophora petiolata。
属名:沙参属。
科名:桔梗科。
描述:茎高近80厘米,不分枝,无毛或疏生白色长柔毛。基生叶未见;茎生叶全部具长柄,仅最上端数枚具楔状短柄,柄长可达8厘米,叶片卵形,最下部的有时为楔状卵形,顶端短渐尖,少为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突然变窄而下延成一段带翅的叶柄,边缘具粗锯齿,上面疏生短毛,背面无毛或仅叶脉上有硬毛,长4-10厘米,宽2-5厘米。花序分枝极短,仅具2-3朵花,甚至单花,因而组成极狭窄的圆锥花序甚至假总状花序,有时花序分枝较长而上升,组成较宽的圆锥花序,花序轴及花的各部无毛。花萼筒部在花期为倒圆锥状或倒卵状圆锥形,裂片卵状披针形至狭三角状披针形,长4-9毫米,宽1.5-2 (3) 毫米;花冠钟状,蓝色、浅蓝色或白色,长2-2.7厘米,裂片长,卵状三角形,长8-11毫米,宽7-9毫米,长大于宽;花盘短筒状,长1.8-2.1毫米,光滑无毛;花柱与花冠近等长,稍短于或稍伸出花冠。蒴果卵状椭圆形,长8毫米,直径约5毫米。种子未熟,长1.5毫米。花期7-8月。
分布:产陕西(秦岭)、山西南部(芮城、阳城、沁县、蒲县)、河南(卢氏县、嵩县)、甘肃东部(华亭)。生于海拔 (1000) 1700-2300米的林下或山坡路边。模式标本采自陕西秦岭。
本种叶薄,膜质或薄纸质,具长柄,茎下部的叶基部平截形或浅心形,至上部叶具短柄或仅具带翅的柄,叶基部楔状下延;花萼无毛,裂片狭长;花冠大,深裂;花盘筒状而无毛不同于近缘种。陕西、山西、河南的标本茎无毛或疏生细长毛,花冠大,长2.3-2.7厘米,容易与 A. hunanensis 区别,但甘肃的标本有的茎被糙毛,叶柄也短得多,接近于 A. hunanensis,使两个种的界线有些模糊,或许在这里它们彼此有杂交、混合?我们把它们都权宜地归入本种。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