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叶槲蕨(Drynaria rigidula)
中文名:硬叶槲蕨。
拉丁学名:Drynaria rigidula。
属名:槲蕨属。
科名:槲蕨科。
描述:通常附生树干上,多圈攀绕,偶有生岩石上者。根状茎分枝,直径约1厘米,密被鳞片; 鳞片上部线状钻形,下部阔卵形,长约5-13毫米,宽0.5-1.5毫米,基部盾状着生,向上渐狭,尖头。长卵形或卵形,质薄,中部深红棕色而有光泽,边缘淡棕色而有睫毛。基生不育叶长卵形,长10-30厘米或更长,宽5-15厘米,上部稍狭,基部心脏形而有耳,浅裂达由叶缘至主脉的1/3或过之,裂片顶端钝或短尖,叶脉全部明显,两面均隆起,深棕色; 叶厚膜质,透明,锈棕色,幼时两面被金黄色的星芒状柔毛; 正常能育叶的叶柄长可达15-30 (-40)厘米,无狭翅,有远离的褐色小瘤状体;为羽片退化的痕迹。叶片卵形,长25-100 (-200) 厘米,宽12-25 (-50) 厘米,一回羽状;羽片10-20 (-40) 对,狭线形,长8-25 (-30) 厘米,宽0.8-1.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而呈楔形,为柄,与叶轴相连处有关节,干后脱落,边缘有浅钝锯齿;小脉明显,两面稍隆起,网眼细小,不整齐,叶革质,幼时叶柄、叶轴及主脉两面均疏被星芒状灰黄色的长柔毛,以后两面变无毛,干后淡棕色。孢子囊群圆形,直径约1.5毫米,在主脉两侧各有1行,稍接近主脉,每对侧脉之间有1个,着生于小脉连接处,下陷,在叶片上面形成明显的突点。孢子囊群中有隔丝。
分布:产海南、云南西南部。生长在山地密林中,通常附生树上,多圈攀绕,偶生岩石上而平铺生长,海拔0-2000 (-2400)米。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至波利尼西亚及澳大利亚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爪哇。染色体2n=74。
本种在槲蕨属中是一个孤立的种,它以彼此分离的基部以关节与叶轴相连、干后易脱落的狭披针形的羽片和幼时被淡灰色分叉的毛、下陷的孢子囊群中有隔丝等特征而同槲蕨属其他种类关系较疏远。为离羽组Sect. Poronema J. Sm.的唯一成员。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