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短穗竹茎兰。
拉丁学名:Tropidia curculigoides。
属名:竹茎兰属。
科名:兰科。
描述:植株高30-70厘米或更高,具粗短、坚硬的根状茎和粗2-3毫米的纤维根。茎直立,常数个丛生,不分枝或偶见分枝,节间一般长2-4厘米,下部在叶鞘枯萎后常裸露,上部为叶鞘所包。叶通常有10枚以上,疏松地生于茎上;叶片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纸质或坚纸质,长(10-)15-25厘米,宽(1-)2-4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基部收狭为抱茎的鞘。总状花序生于茎顶端和茎上部叶腋,长1-2.5厘米,具数朵至10余朵花;花苞片披针形,覆瓦状排列,长4-7 (-10)毫米,具明显的纵脉;花梗和子房长5-6毫米;花绿白色,密集;萼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0毫米,宽1.5-1.7毫米,先端长渐尖;侧萼片仅基部合生;花瓣长圆状披针形,长6-8毫米,宽约1.3毫米;唇瓣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8毫米,基部凹陷,舟状,先端渐尖;蕊柱长约3毫米;花药卵形,长约1.5毫米;蕊喙直立,倒卵形,先端具2裂的短尖,全长达2毫米。蒴果近长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5毫米。花期6-8月,果期10月。
分布:产台湾、海南、香港、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至东南部(景洪、勐腊、河口)和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海拔250-1 000米的林下或沟谷旁阴处。印度、锡金、缅甸、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北部。
侯宽昭在《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1958)中曾提到中国也产Schoenomorphus capitatus Thorel ex Gagnep。他指的植物就是本种。但据G. Seidenfaden(1992)的研究, Schoenomorphus capitatus应是Tropidia pedunculata Bl.的异名。
植物图片:

短穗竹茎兰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