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疏节槐。
拉丁学名:Sophora praetorulosa。
属名:槐属。
科名:蝶形花科。
描述:亚灌木,高20-100厘米。茎黄褐色,无毛,叶痕多而显著,基部多分枝。叶多而密集;羽状复叶,长10-15厘米;叶柄和叶轴上面有宽而浅的凹槽;无托叶;小叶5-8对,对生,近革质,形状多变,矮小植株上者多为椭圆形或近圆形,粗壮植株上者多为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顶生小叶较大,向基部者渐尖,长10-25毫米,宽7-15毫米,先端钝或具短尖,基部圆或微心形,边缘稍厚,向下反卷,幼时两面散生贴伏柔毛,旋即脱净,上面常具透明小腺点,中脉上面微凹,下面隆起,侧脉4-6对,斜伸,干时凹陷,近叶缘处消失。花序总状,总状花序顶生,长约12厘米;花10-15朵,疏散;苞片钻状,长不足1毫米,宿存;花梗长约5毫米;花萼斜钟形,比花梗稍长,疏被柔毛,萼齿5,不等大,圆三角形;花冠紫色,旗瓣倒卵形,长5-7毫米,宽3-4毫米,先端微缺,外翻,基部骤狭成柄,柄长1毫米,翼瓣双侧生,线状长圆形,基部具近等大2耳,耳戟状,柄长1.5毫米,较旗瓣小,龙骨瓣与翼瓣等长,稍宽,镰状,内弯,单侧生,两瓣片先端有时稍连合;雄蕊10,基部稍连合;子房疏被绢质柔毛,具短柄,花柱弯曲,无毛,胚珠6粒。果序长达60厘米,疏散;荚果疏串珠状,几无毛,种子间缢缩部分细长,先端渐狭成喙,通常具种子2-3粒;种子椭圆形,长6毫米,暗褐色,具光泽。花期7-8月。
分布:产海南。多生于较干旱的砂荒地区。为海南特有种。模式标本采自海南。
1976年Yakovlev在Nov. Syst. Pl. Vasc. 13: 168.上将本种归入S. exigua Craib作为异名,但该种的小叶较大,长达36毫米,宽21毫米,被银色或锈色柔毛,花长12-18毫米,旗瓣基部渐狭成一较长的柄,与本种极易区别,归入该种是不适宜的。
植物图片:

疏节槐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