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珍珠花。
拉丁学名:Lyonia ovalifolia。
属名:珍珠花属。
科名:杜鹃花科。
描述:常绿或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8-16米;枝淡灰褐色,无毛;冬芽长卵圆形,淡红色,无毛。叶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8-10厘米,宽4-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心形,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近于无毛,中脉在表面下陷,在背面凸起,侧脉羽状,在表面明显,脉上多少被毛;叶柄长4-9毫米,无毛。总状花序长5-10厘米,着生叶腋,近基部有2-3枚叶状苞片,小苞片早落;花序轴上微被柔毛;花梗长约6毫米,近于无毛;花萼深5裂,裂片长椭圆形,长约2.5毫米,宽约1毫米,外面近于无毛;花冠圆筒状,长约8毫米,径约4.5毫米,外面疏被柔毛,上部浅5裂,裂片向外反折,先端钝圆;雄蕊10枚,花丝线形,长约4毫米,顶端有2枚芒状附属物,中下部疏被白色长柔毛;子房近球形,无毛,花柱长约6毫米,柱头头状,略伸出花冠外。蒴果球形,直径4-5毫米,缝线增厚;种子短线形,无翅。花期5-6月,果期7-9月。
分布:产台湾、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700-2 800米的林中。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北部)、泰国、马来半岛也有。
近代植物学书籍中,常用“南烛”作Lyonia ovalifolia(Wall.) Drude 的种名,用“南烛属”作Lyonia的属名。但据考证,我国历代本草书籍记载的南烛,原植物是Vacciniumbracteatum Thunb.(本卷册内对该种中名亦有讨论)。中名因此作了更动。
植物图片:

珍珠花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