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牛轭草。
拉丁学名:Murdannia loriformis。
属名:水竹叶属。
科名:鸭跖草科。
描述:多年生草本。根须状,直径0.5-1毫米,被长绒毛或否。主茎不发育,有莲座状叶丛,多条可育茎从叶丛中发出,披散或上升,下部节上生根,无毛,或一侧有短毛,仅个别植株密生细长硬毛,长15-50(100)厘米。主茎上的叶密集,成莲座状,禾叶状或剑形,长5-15(30)厘米,宽近1厘米,仅下部边缘有睫毛;可育茎上的叶较短,仅叶鞘上沿口部一侧有硬睫毛,仅个别植株在叶背面及叶鞘上到处密生细硬毛。蝎尾状聚伞花序单支顶生或有2-3支集成圆锥花序;总苞片下部的叶状而较小,上部的很小,长不过1厘米;聚伞花序有长至2.5厘米的总梗,有数朵非常密集的花,几乎集成头状;苞片早落,长约4毫米;花梗在果期长2.5-4毫米,稍弯曲;萼片草质,卵状椭圆形,浅舟状,长约3毫米;花瓣紫红色或蓝色,倒卵圆形,长5毫米;能育雄蕊2枚。蒴果卵圆状三棱形,长3-4毫米。种子黄棕色,具以胚盖为中心的辐射条纹,并具细网纹,无孔,亦无白色乳状突出。花果期5-10月。
分布:产西藏(墨脱)、云南东南部(建水)、四川(北碚)、贵州(望漠)、安徽(潜山)、浙江(平阳、龙泉)、台湾、福建、(福州、建阳、长汀)、江西(南靖、大余、井冈山)、湖南(宜章)、广东(潮安、德庆、平远、连平、连山、温塘山、徐闻)、香港、海南、广西(横县、梧州、兴安、临桂、平南、金秀、宁明、桂平、罗城、隆安、玉林、天等、融水、东兴)。生于低海拔的山谷溪边林下、山坡草地。日本(琉球)、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印度东部和斯里兰卡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部。
过去曾长时间把这个种混在Murdannia nudiflora中。两者确实在体态、花序、果实等方面非常相似。但本种为多年生草本,主茎不育而保持短缩状态;蝎尾状聚伞花序近于头状;花梗短而稍弯曲;种子无窝孔,亦无乳状突起,有辐射状条棱,并有白色网纹。此外本种的叶鞘均仅在沿口部一侧被长刚毛。这个种的个别植株(广东)在茎、叶鞘、叶背面密生细长硬毛,与其余绝大多数个体看起来很不一样,但其余性状仍然一致,我们不给予任何等级。
植物图片:

牛轭草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