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肉桂(Cinnamomum javanicum)
中文名:爪哇肉桂。
拉丁学名:Cinnamomum javanicum。
属名:樟属。
科名:樟科。
描述: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约25厘米。小枝钝四棱形,干时呈红褐色,幼时极密被黄褐色绒毛。芽小,卵珠形,密被黄褐色绒毛。叶对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1-22厘米,宽5-6.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近圆形,坚纸质或近革质,上面深绿色,光亮,无毛或仅下部沿脉上被黄褐色绒毛,下面黄绿色,晦暗,极密被淡黄褐色短柔毛,边缘内卷,近离基三出脉,侧脉自叶基0-6毫米处生出,弧曲上升,直贯叶端会合,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斜向支脉,与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十分隆起,横脉多数,在上面幼时略凹陷但老时肉眼几乎不见,下面却明显隆起;叶柄粗壮,长1-1.2厘米,腹平背凸,密被黄褐色绒毛。花未见。果序圆锥状,在枝条上部腋生,粗壮,长10.5-14厘米,总梗长5-9厘米,多少具棱角,与各级序轴密被黄褐色绒毛。果椭圆形,长1.5厘米,宽1.2厘米;果托倒圆锥状或碗状,高约6毫米,顶端由于花被裂片全然脱落因而截平,宽达1.2厘米,基部骤然收缩成长约4毫米的梗,梗密被黄褐色绒毛。果期10月。
分布:产云南东南部(屏边)。生于密林中,海拔1400米。越南、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也有。
刘厚(1934)提到越南北方老街省沙巴所产本种的植物尤其是近于印度尼西亚爪哇Kaputiang山上产的本种的一个变种(var. neglectum (Bl.) Meissn.),但不同在于叶全然是离基三出脉(并非近离基三出脉)。他所以认为越南沙巴产的植物近于那个变种主要是强调叶下面被淡黄色短柔毛这一点上。云南南部的植物除了毛被与越南沙巴产的完全一致外,叶明显是近离基三出脉,更近于印度尼西亚爪哇所产的那个变种。本种由于各部密被绒毛,叶下面横脉多数而明显隆起,果托顶端截平,花被裂片全然脱落,而与已知我国相近种大叶桂Cinnamomum iners Reinw. ex Bl. 极易区别。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