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油藤(Celastrus paniculatus)
中文名:灯油藤。
拉丁学名:Celastrus paniculatus。
属名:南蛇藤属。
科名:卫矛科。
描述:常绿藤本灌木,高达10米;小枝被毛或光滑,皮孔椭圆形,通常密生,稀不显著;腋芽小,三角形,长1-1.5毫米。叶椭圆形、长方椭圆形、长方形、阔卵形、倒卵形至近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尖至渐尖,基部楔形较圆,边缘锯齿状,叶两面光滑,稀在叶背脉腋处有微毛,侧脉5-7对;叶柄长6-16毫米;托叶线形,早落。聚伞圆锥花序顶生,长5-10厘米,上部分枝与下部分枝近等长,稍平展,花序梗及小花梗偶被短绒毛,小花梗长3-6毫米,关节位于基部;花淡绿色;花萼5裂,覆瓦状排列,半圆形,具缘毛;花瓣长方形至倒卵长方形,长2-3毫米,宽1.2-1.8毫米;花盘厚膜质杯状,不明显5裂;雄蕊长约3毫米,着生花盘边缘,在雌花中雄蕊退化,长约1毫米;子房近球状,在雄花中退化成短棒状。蒴果球状,直径达1厘米,具3-6种子;种子椭圆状,两端稍尖,长3.5-5.5毫米,直径2-5毫米。花期4-6月,果期6-9月。
分布:产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生长于海拔200-2000米的丛林地带。分布南达印度。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种子含油50﹪以上,在云南常榨油作灯用油或制肥皂用;种子入药,能缓泻、催吐、兴奋、治风湿麻痹等症。本种叶形多变,曾被分为3个亚种(D. Hou 1. c.):即原亚种、具齿灯油藤(亚种)C. paniculatus ssp. serratus (Blanco) D. Hou(在我国没有分布)和花灯油藤(亚种)C. paniculatus ssp. multiforus (Roxb.) D. Hou,但后者与原亚种的主要区别是:叶片较窄长,呈椭圆形或长方形,花序花稍多,但此种差异并不稳定,在同分布区别即存在各种过渡型,较难区分,故合并。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