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
中文名:潺槁木姜子。
拉丁学名:Litsea glutinosa。
属名:木姜子属。
科名:樟科。
描述:常绿小乔木或乔木,高3-15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内皮有粘质。小枝灰褐色,幼时有灰黄色绒毛。顶芽卵圆形,鳞片外面被灰黄色绒毛。叶互生,倒卵形、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5-10(26)厘米,宽5-11厘米,先端钝或圆,基部楔形,钝或近圆,革质,幼时两面均有毛,老时上面仅中脉略有毛,下面有灰黄色绒毛或近于无毛,羽状脉,侧脉每边8-12条,直展,中、侧脉在叶上面微突,在下面突起;叶柄长1-2.6厘米,有灰黄色绒毛。伞形花序生于小枝上部叶腋,单生或几个生于短枝上,短枝长达2-4厘米或更长;每一年形花序梗长1-1.5厘米,均被灰黄色绒毛;苞片4;每一花序有花数朵;花梗被灰黄色绒毛;花被不完全或缺;能育雄蕊通常15,或更多,花丝长,有灰色柔毛,腺体有长柄,柄有毛;退化雌蕊椭圆,无毛;雌花中子房近于圆形,无毛,花柱粗大,柱头漏斗形;退化雄蕊有毛。果球形,直径约7毫米,果梗长5-6毫米,先端略增大。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分布:产广东、广西、福建及云南南部。生于山地林缘、溪旁、疏林或灌丛中,海拔500-1900米。越南、菲律宾、印度也有分布。
木材黄褐色,稍坚硬,耐腐,可供家具用材;树皮和木材含胶质,可作粘合剂;种仁含油率50.3%,供制皂及作硬化油;根皮和叶,民间入药,清湿热、消肿毒,治腹泻,外敷治疮痈。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