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滴水珠。
拉丁学名:Pinellia cordata。
属名:半夏属。
科名:天南星科。
描述:块茎球形、卵球形至长圆形,长2-4厘米,粗1-1.8厘米,表面密生多数须根。叶1,叶柄长12-25厘米,常紫色或绿色具紫斑,几无鞘,下部及顶头各有珠芽1枚。幼株叶片心状长圆形,长4厘米,宽2厘米;多年生植株叶片心形、心状三角形、心状长圆形或心状戟形,表面绿色、暗绿色,背面淡绿色或红紫色,二面沿脉颜色均较淡,先端长渐尖,有时成尾状,基部心形;长6-25厘米,宽2.5-7.5厘米;后裂片圆形或锐尖,稍外展。花序柄短于叶柄,长3.7-18厘米。佛焰苞绿色,淡黄带紫色或青紫色,长3-7厘米,管部长1.2-2厘米,粗4-7毫米,不明显过渡为檐部;檐部椭圆形,长1.8-4.5厘米,钝或锐尖,直立或稍下弯,人为展平宽1.2-3厘米。肉穗花序:雌花序1-1.2厘米,雄花序长5-7毫米;附属器青绿色,长6.5-20厘米,渐狭为线形,略成之字形上升。花期3-6月,果8-9月成熟。
分布:我国特有,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海拔800米以下,生于林下溪旁、潮湿草地、岩石边、岩隙中或岩壁上。
块茎入药,有小毒,能解毒止痛、散结消肿。主治毒蛇咬伤、胃痛、腰痛、漆疮、过敏性皮炎;外用治痈疮肿毒、跌打损伤、颈淋巴结结核、乳腺炎、深部浓肿。
植物图片:

滴水珠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