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滇藏海桐。
拉丁学名:Pittosporum napaulense。
属名:海桐花属。
科名:海桐花科。
描述: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褐色,有皮孔。叶簇生于枝顶,厚革质,二年生,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8-20厘米,宽4-8厘米;先端尖锐或渐尖,基部楔形;上面干后暗褐色,下面秃净无毛,侧脉在下面突起,边缘平展,干后稍反卷。叶柄长1-2厘米或更长,粗壮。圆锥花序或复伞房式的圆锥花序,顶生,通常被褐色柔毛,花梗长7-10毫米;萼片卵形,长2-3毫米,基部稍连合,无毛或有睫毛;花瓣窄矩圆形,长5-6毫米;雄蕊长4毫米;子房被毛,长2毫米;花柱无毛,长1毫米;柱头头状。蒴果圆球形,细小,直径6-7毫米,2片裂开,果片薄,轮廓圆形,内侧有横格,胎座位于蒴果基部;种子5-8个,种柄极短。
分布:分布于西藏南部,云南西部海拔400-2000米地区;同时见于尼泊尔,不丹,锡金及印度阿萨密。
叶大厚革质,具圆锥花序,花及蒴果都很小,种子5-8个,它和羊脆木 P. Kerrii 及圆锥海桐 P. paniculiferum 较接近。后二者都具4个种子及较短小的叶片。
植物图片:

滇藏海桐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