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深紫茴芹。
拉丁学名:Pimpinella atropurpurea。
属名:茴芹属。
科名:伞形科。
描述: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全体被淡黄色柔毛。须根,棕褐色。茎1-2,圆筒形,有细条纹,3-4个分枝。基生叶有长柄,长5-15厘米;叶片心形,长2.5-4.5厘米,宽2-4厘米,纸质,叶缘有圆钝齿;茎中、下部叶与基生叶同形,叶柄稍短;茎上部叶渐小,无柄,叶鞘长卵形,叶片3裂或近于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花序梗密被淡黄色柔毛;总苞片1-3,线状披针形或线形,不等长,长0.5-1厘米,宽约1毫米,全缘或顶端偶为2裂;伞辐8-12,长2-3厘米,密被淡黄色柔毛;小总苞片4-5,线形,等于或长于小伞形花序;小伞形花序有花10-15;无萼齿;花瓣卵形,深紫色,基部有爪,顶端渐尖,全缘,无内折小舌片,背面无毛;花柱基圆锥形,花柱与花柱基近等长。果实卵形,微被柔毛。花果期7-9月。
分布:产云南西南部。生于海拔2900-3500米的山坡草地上或高山草甸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镇康雪山。
本种与异叶茴芹 P. diversifolia DC. 相近,二者皆为须根,无萼齿,果实有毛,但后者的基生叶及茎中、下部叶三出分裂,或羽状分裂,稀不分裂,花瓣白色,基部楔形,背面有毛,易与本种区别。
植物图片:

深紫茴芹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