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锥(Castanopsis hainanensis)
中文名:海南锥。
拉丁学名:Castanopsis hainanensis。
属名:锥属。
科名:壳斗科。
描述:乔木,高达25米,胸径约90厘米,嫩枝、嫩叶、叶背、叶柄及花序轴和花被片被早脱落的红棕或灰黄色或灰棕色甚短的毡状柔毛,小枝常呈灰色,散生明显凸起的皮孔。叶厚纸质或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或阔卵形,长5-12厘米,宽2.5-5厘米,萌发枝的叶长达17厘米,顶部圆或短尖,基部短尖或阔楔形,叶缘有锯齿状锐齿,中脉在叶面凹陷,但萌发枝上的叶其中脉常稍凸起,侧脉每边10-15 (-18) 条,直达齿端,支脉甚纤细或不显,成长叶的叶背常灰白色;叶柄长10-18毫米。果序长10-17厘米,果序轴与其着生的枝约等粗,横切面径5-6毫米;壳斗有1坚果,连刺径 40-50毫米,刺密集,将壳斗外壁完全遮蔽;坚果阔圆锥形,高12-15毫米,横径16-20毫米,密被伏毛,果脐位于坚果的底部,但较宽。花期3-4月,果次年8-10月成熟。
分布:产海南。生于海拔约400米以下山地疏林中,在常绿阔叶林中常为上层树种。模式标本采自海南琼中(红毛山)。
心边材可以辨别,边材黄褐色,心材色较深。散孔材,无宽木射线。材质略坚重,结构密致,干燥后易爆裂,耐水湿,适作梁、柱、地板、家具及农具材,属黄锥类。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