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海南猴欢喜。
拉丁学名:Sloanea hainanensis。
属名:猴欢喜属。
科名:杜英科。
描述:乔木,高15米;嫩枝被柔毛,以后变秃净。叶薄革质,匙形或倒卵形,长7-12厘米,宽3-6厘米,先端急短尖,中部以下变窄,基部窄而略圆,上面干后暗绿色,无光泽,下面无毛,或仅在脉腋内有毛丛,侧脉6-8对,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突起,网脉在下面明显,边缘上半部有不规则波状钝齿;叶柄长5-12毫米,初时有柔毛,最后变秃净。花通常单生,直径1.5厘米;花柄长2-3厘米,有灰色毛;萼片4片,广卵形,大小不等,长4-7毫米,先端钝,被短柔毛;花瓣4片,阔卵形,长4-7毫米,先端撕裂,两面有短柔毛;雄蕊长5毫米,花药比花丝略长,有毛;子房卵形,被茸毛,花柱单独,约与子房同长,近于秃净。蒴果近圆形,长3.5厘米,3-4爿裂开,果爿厚3毫米;针刺长1-1.5厘米;种子长1.5-2厘米,下半部有薄的假种皮。花期5月。
分布:产于海南中部及南部。生长于海拔350-500米的常绿林里。模式标本采自海南保亭。
本种可能和仿栗S.hemsleyana Rehd. et Wils. 较接近,只是嫩枝有毛,叶片倒卵形,基部狭窄,叶柄特别短而不同。
植物图片:

海南猴欢喜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