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栀子(Gardenia hainanensis)
中文名:海南栀子。
拉丁学名:Gardenia hainanensis。
属名:栀子属。
科名:茜草科。
描述:乔木,高3-12米。叶薄革质,倒卵状长圆形,少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19.5厘米,宽2-8厘米,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尖端常稍钝,基部楔形,少为短尖,两面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淡;侧脉10-15对,在上面平,在下面凸起;叶柄长0.2-1厘米;托叶合生成圆筒形,长达1厘米。花芳香,有长达8毫米的花梗,单生于小枝顶端或近顶部的叶腋,盛开时直径4-5厘米;萼管阔倒圆锥形,长5-6毫米,萼檐管形,顶部常5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4-5毫米,宽约1.6毫米,结果时增大;花冠白色,高脚碟状,冠管长约1.5厘米,顶部5裂,裂片广展,倒卵状长圆形,长约3厘米,宽8-10毫米,顶端略钝而具小凸尖;花丝极短,花药线形,伸出,长约2厘米;花柱和柱头长达3.5厘米,柱头纺锤形,长约与花柱相等,伸出,胚珠多数,着生于2个线形的侧膜胎座上。果球形或卵状椭圆形,黄色,长1.6-3.3厘米,有纵棱或有时纵棱不明显,顶部有宿存的萼檐,果柄长1-2厘米。花期4月,果期5-10月。
分布:产于广西上思和海南;生于海拔70-1200米处的山坡或山谷溪边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海南澄迈县白石山。
【无】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