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海南山龙眼。
拉丁学名:Helicia hainanensis。
属名:山龙眼属。
科名:山龙眼科。
描述:乔木或灌木,高2-10米,树皮灰色或浅褐色;全株无毛。叶纸质或坚纸质,互生或3-4枚近轮生,倒阔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1-20(-25)厘米,宽3.5-6.5(-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钝,上半部叶缘具疏生锯齿,有时边缘具疏锯齿;中脉两面均隆起,侧脉7-8(-10)对,在下面凸起,网脉两面均明显;叶柄短,长1-3(-6)毫米。总状花序,腋生,长12-23厘米;花梗常双生,长3-5毫米;苞片三角形,长约1毫米;小苞片长不及0.5毫米;花被管长15-18(-22)毫米,淡白色;花药长2毫米;花盘环状,4裂;子房无毛。果椭圆状,长3.5-5厘米,直径2.5-4厘米,顶端具喙,基部骤狭呈短柄状,果皮干后树皮质,厚约1.5毫米,淡褐色。花期4-8月,果期11月至翌年3月。
分布:产于云南东南部、广西西部和西南部、广东西部和海南岛。生于海拔110-800(-1500)米溪畔或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中。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海南岛。
本种在次生林中通常呈灌木状。
植物图片:

海南山龙眼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