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花树(Meliosma cuneifolia)
中文名:泡花树。
拉丁学名:Meliosma cuneifolia。
属名:泡花树属。
科名:清风藤科。
描述:落叶灌木或乔木,高可达9米,树皮黑褐色;小枝暗黑色,无毛。叶为单叶,纸质,倒卵状楔形或狭倒卵状楔形,长8-12厘米,宽2.5-4厘米,先端短渐尖,中部以下渐狭,约3/4以上具侧脉伸出的锐尖齿,叶面初被短粗毛,叶背被白色平伏毛;侧脉每边16-20条,劲直达齿尖,脉腋具明显髯毛;叶柄长1-2厘米。圆锥花序顶生,直立,长和宽15-20厘米,被短柔毛,具3 (4) 次分枝;花梗长1-2毫米;萼片5,宽卵形,长约1毫米,外面2片较狭小,具缘毛;外面3片花瓣近圆形,宽2.2-2.5毫米,有缘毛,内面2片花瓣长1-1.2毫米,2裂达中部,裂片狭卵形,锐尖,外边缘具缘毛;雄蕊长1.5-1.8毫米;花盘具5细尖齿;雌蕊长约1.2毫米,子房高约0.8毫米。核果扁球形,直径6-7毫米,核三角状卵形,顶基扁,腹部近三角形,具不规则的纵条凸起或近平滑,中肋在腹孔一边显著隆起延至另一边,腹孔稍下陷。花期6-7月,果期9-11月。
分布:产甘肃东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贵州、云南中部及北部、西藏南部。生于海拔650-3300米的落叶阔叶树种或针叶树种的疏林或密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宝兴。
木材红褐色,纹理略斜,结构细,质轻,为良材之一。叶可提单宁,树皮可剥取纤维。根皮药用,治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腹胀水肿。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