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河北栎。
拉丁学名:Quercus × hopeiensis。
属名:栎属。
科名:壳斗科。
描述:落叶乔木。小枝有棱,初被绒毛,后渐脱落。叶片长倒卵形,长6-15厘米,宽3.5-9.5厘米,顶端短钝尖,基部窄圆形,叶缘具波状齿,叶背疏生星状毛,侧脉每边5-8 (-10) 条;叶柄极短或近无柄。壳斗杯形,包着坚果2/3-3/4,直径1.5厘米,高约1厘米;小苞片窄披针形,长约5毫米,背面紫红色,外面被灰白色绒毛。坚果卵形,高1.2-1.5厘米,柱座长约3毫米,果脐微突起。
分布:产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省。生于海拔50-900米的山坡。模式标本采自河北阜平。
本种叶片近辽东栎 Q. wataishanica Mayr, 壳斗、小枝近槲树 Q. dentata Thunb., 但小苞片较短,长约5毫米。本种可能是上述二种的自然杂交种。
植物图片:

河北栎照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