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毛马兰(Kalimeris shimadai)
中文名:毡毛马兰。
拉丁学名:Kalimeris shimadai。
属名:马兰属。
科名:菊科。
描述: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茎直立,高约70厘米,被密短粗毛,多分枝。下部叶在花期枯落;中部叶倒卵形、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2.5-4厘米,宽1.2-2厘米,基部渐狭,近无柄,从中部以上有1-2对浅齿或全缘;上部叶渐小,倒披针形或条形;全部叶质厚,两面被毡状密毛,下面沿脉及边缘被密糙毛,有在下面凸起的三出脉。头状花序径2-2.5厘米,单生于枝端且排成疏散的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0.8-1厘米,长6-7毫米;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狭矩圆形,长2-3毫米,上部草质;内层倒披针状矩圆形,长约5毫米,顶端圆形而草质,边缘膜质,全部背面被密毛,有缘毛。舌状花1层,约10余个,管部长1.5毫米,有毛;舌片浅紫色,长11-12毫米,宽2-3毫米;管状花长4-4.5毫米,管部长1.5毫米,有毛。瘦果倒卵圆形,极扁,长2.5-2.7毫米,灰褐色,边缘有肋,被短贴毛;冠毛膜片状,锈褐色,不脱落,长0.3毫米,近等长。
分布:产于我国中部、东部及东南部(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等省)。生于林缘、草坡、溪岸,常见。
与马兰接近,主要以叶被毡状短密毛,总苞稍大,及冠毛较强为区别。叶有时具较深的裂片,接近羽裂叶变型 (f. pinnatifida Kitam. in Journ. Jap. Bot. 19: 341. 1943.)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