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瓣无患子(Sapindus rarak)
中文名:毛瓣无患子。
拉丁学名:Sapindus rarak。
属名:无患子属。
科名:无患子科。
描述:落叶大乔木,高20余米;小枝粗壮,有直槽纹,仅嫩枝被灰黄色短柔毛。叶连柄长25-40厘米或更长,叶轴柱状,干时常赤色;小叶7-12对,近对生,通常薄纸质,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有时稍呈镰形,长7-13厘米,宽1.5-4厘米,顶端短尖或有时近渐尖,基部钝,上面稍有光泽,两面无毛;侧脉很密,纤细,两面稍凸起;小叶柄长5-8毫米。花序顶生,尖塔形,直立,主轴有深槽纹,被金黄色短绒毛;花稍大,两侧对称,花蕾阔卵形,花梗长1.5毫米;萼片5,近革质,长圆形或阔卵圆形,大的长约3毫米,外面被金黄色绢质绒毛;花瓣4,倒披针形,长约3.8毫米,亦被绒毛,鳞片大型,长约为花瓣2/3,边缘密被长柔毛;花盘肥厚,半月形;花丝密被短硬毛。果的发育果爿球形,直径约2.5厘米,暗红色或橙红色。花期夏季,果期秋初。
分布:产云南(东南部和南部)和台湾二省。生于海拔500-1700米处的疏林中,亦有栽培。斯里兰卡、印度、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爪哇)等地也常栽培。
根和果入药,味苦微甘,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果皮含有皂素,可代肥皂,尤宜于丝质品之洗濯;木材质软,边材黄白色,心材黄褐色,可做箱板和木梳等。
植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