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果榕(Ficus trichocarpa var. trichoarpa)
中文名:毛果榕。
拉丁学名:Ficus trichocarpa var. trichoarpa。
属名:榕属。
科名:桑科。
描述:藤状灌木,有气生根;小枝和嫩枝薄被绵毛,无钩状毛。叶两列,椭圆形至倒卵形,表面粗糙,近无毛。榕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被疏绵毛,成熟时红色至紫色,具总梗,内壁有丰富的刚毛;雄花和中性花散生,无柄,花药具长尖头,花丝分离;瘿花子房红褐色。
分布:产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加里曼丹、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菲律宾等地。中国不产。
关于毛果榕正种和变种的问题,根据Corner in Gard. Bull. Sing. 18: 19. 1960.对毛果榕F. trichocarpa Bl.未见过标本,但Blume的描述则认为在爪哇有两种类型,榕果小的,形状似豌豆的为毛果榕F. trichocarpa Bl.,榕果大的为钝叶毛果榕F. trichocarpaBt. var. obtusa (Hassk.)Corner,为此仅就Corner的记载,作了简要描述。
植物图片: